十八岁在莲花山打乒乓球,直径38mm,2.5克,那会每局还21分,二楼那些木头桌子上,我用大臂横扫也摩擦弧圈,偶尔跑到工会活动室蹭球时,发现室内球台的下旋很强,勉强用大臂和小臂高吊弧圈。偶然结识一个尚在省体校学乒乓的朋友,笑话我的乡下把式,听他讲过一点拉球方法,却完全不懂。

真是光阴似箭,这几年重新打球,无论室内还是室外的球台全是纤维桌面,乒乓球规格直径40毫米、重量2.7克,更大更重,大臂横扫过不去。前年夏天,听智哥林中谈拳,准备时右腿后撤半步,身体向右下方转,肩下沉,蓄势待发,发力时右脚尖蹬地、转腰顶跨使得身体重心从右转到左前方,同时肩胛骨和背阔肌向左前方送拳、手臂伸直。等练习几十下之后感觉右脚跟腱酸胀,地上踩住小坑,突然意识到这和前冲弧圈是一个道理。

人体由很多块不同位置的骨头、肌肉组成,这骨肉有大有小,运动就是高效组织这些骨肉,通过不同的动作流程、协调每个骨肉发挥不同的作用,来获得最佳力量输出的过程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前冲弧圈要,不能单一依赖某一处,而要像拳击一样,先通过身体重心的变化,用体重去打球,道理很简单,体重是你最拿得出手的厉害武器,所以那些灵活的胖子在单板质量上很占优势。当然,如果你有老虎一样的臂力,哪怕挥挥手也比常人厉害。

由此概括一个动作力量公式:

前冲弧圈 = 身体重量 * 身体重心移动速度(蹬腿踩地球的反作用力和转腰顶跨的合力产生) + 小臂重量 * 小臂移动速度

如果泰森站得笔直,抬起哑铃一样的拳头,伸直放在离你1厘米的位置,他也无法威胁到你,因为泰森没有做动作的空间和时间,哪怕他的体重达到100公斤。同理这就是为什么打拳和前冲弧圈都有准备阶段:右腿后撤、身体重心向右后方转,这样为身体发力时留出一个向前的空间,当脚尖向下蹬踩地球、转腰、顶跨向左前方经过这段距离时,需要一段时间,于是身体速度越来越快,在最高峰时再加上小臂快速向左挥动、摩擦的合力,就出现了暴力弧圈。

细想想,假设你重达150斤,是2.7克乒乓球的近3万倍,相当于1/11个太阳撞向地球,这么说来,虽然我没有见过天体相撞,却经常撞乒乓球,我拉球撞击的一瞬间,小小乒乓球的表面和内部的微观世界的许多变化,正如天体相撞,制造这些变化让乒乓球产生美妙的弧线,给天下球友们带来无穷的快乐,会不会宇宙中也有高阶文明喜欢拿恒星系当乒乓球,爆冲来爆冲去呢?戏编一首:

弧圈之一

身如天外星,

乒乓小铁锤。

本来是一物,

星锤撞云辉。

虽然体重很重要,但球友们的体重往往不会相差2倍,即使瘦弱些也有100斤,只要发力充分,质量也很高。通过上面公式看出最关键的是身体重心移动速度,这涉及到几个要素:

1. 重心高低

来球如同行星,大对数时候的运动轨迹可认为是水平的,你作为一个恒星撞向行星,最有效的运动轨迹是你的重心和来球重心的连线,由于来球贴近桌面,所以你需要降低重心和来球差不多,但又要保障回球能过网,从而避免力量的损耗。

2. 移动方向

当你迎球而去时,由于球桌不长,近台时要保障身体移动方向朝着来球的水平方向,中远台时可以增加向上的方向,保障回球能落台。

3. 蹬腿

这是发力的第一个动作,极其关键,你给地球多大的力,地球就给你多大的惊喜,一直要蹬到重心从右脚交换到左脚为止。

4. 转腰顶跨

在蹬腿基础上,转腰顶跨给身体重心二次加速度,并且合力的时间点拿捏须紧凑,同时控制好移动方向。

再贴一首:

弧圈之二

起手垂云低,

去势劲风疾。

星撞飞流火,

晖云如霹雳。